
“越是故乡名”股票配资收益
FOCUS SHAOXING
“中秋”
留学人员活动
此心安处是吾乡
中秋将至,月渐圆,正是思乡情浓时。一场以“越是故乡名”为主题的在绍留学人员中秋主题交流活动在绍举行,以黄酒为媒,以画笔为语,共诉游子心声。
展开剩余85%酒坛岁月:曲阿好酒古来知
活动伊始,非遗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黄酒文化分享。从酿酒工艺到品鉴之道,从历史渊源到文化象征,娓娓道来,让大家深切感受到这一杯琥珀色液体中承载的千年底蕴。“黄酒不仅是饮品,更是文化的载体。”
花雕绘事:笔墨丹青映中秋
来自新南威尔士大学的李同学在酒坛上画了一只小兔子,“虽然画得不好,但这是我心中的中秋标志。”他笑着说。旁边的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王同学则尝试融入鲁迅形象,“绍兴的文化元素给了我创作灵感。”空白的酒坛渐渐被赋予色彩,每个人都在这小小的酒坛上,写下了属于自己的符号,为酒注入了独一无二的故事。
诉情寄月:此心安处是吾乡
每一坛酒都是独一无二的,正如每个人独特的人生故事。让我们来看看留学人员的精彩分享。
话题一
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,找到让自己“心安”的方式
“我曾经攀登过雪山。”来自新南威尔士大学的沈同学分享自己找寻心安的方式,“接近大自然有助于放松心情,我喜欢各类户外运动和徒步,也喜欢打网球。”
来自巴黎高科路桥大学的陈同学表示:“这个话题很适配我,我的孩子就叫‘安安’。虽然生活重心有所变化,但我仍然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,比如和小朋友一起去水库玩水,接近大自然对孩子的成长也有益。”
来自立命馆大学的潘同学则分享了一个特别的心得:“我喜欢做美食,觉得做饭是一个很解压和疗愈的过程。就像今天画花雕一样,在厨房里专注地准备食材、调配味道,能让我完全沉浸在当下,忘记烦恼。”
话题二
在海外的留学时光,哪一口“乡愁”最让自己“心安”
在海外留学经历分享中,食物成了大家共同的乡愁载体。
“留学时最想念的中国味道是黄飞红花生和茶叶。”来自伦敦大学学院的高同学回忆道,“这些简单的食物却能让我感到心安。”
来自佐贺大学的石同学也有不同的体验:“我找到一家江浙菜馆,那里的梅菜扣肉让我感到特别亲切,有效缓解了乡愁。”
“在国外时,我特别想吃家乡的馒头。”来自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王同学说,“这些普通的食物能带来家乡的温暖和回忆。”
人生就像黄酒需要时间沉淀,我们的故事也在继续书写。这场留学人员中秋聚会,不仅是一场文化体验,更是一次心灵的归属与认同。
最后,提前祝大家中秋快乐!阖家团圆!
供稿:专留中心 周欣
审核:肖佳音 丁桢宇
发布于:北京市启泰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